您好,欢迎进入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757-85561658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资深院士简介(六)

发布时间:2024-05-11 06:49浏览次数: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资深院士简介(六)袁晴棠,女,汉族,1938年5月12日出生于河南南召,石油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资深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61年袁晴棠从天津大学无机物工学专业毕业;1966年加入中国;1983年进入中国石化总公司发展部工作,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中国石化科技开发公司经理;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年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工作,先后担任科技委常务副主任、科技咨询委常务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8年至2008年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8年获得第六届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 。2021年11,袁晴棠主持的项目“复杂原料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研发及工业应用”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袁晴棠长期致力于乙烯技术研究与开发 。她主持新型裂解炉(CBL炉)技术开发半岛,实现了裂解炉技术的突破,开发成功的系列裂解炉技术已得到大量工业应用并出口中国国外。组织乙烯分离技术与催化剂开发,大力推动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开发和工业应用,;她长期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发展规划、计划和“十条龙”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开发与工业应用以及石化重大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研究与论证。她主持数十家石化企业的技术咨询,为企业提质增效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咨询意见。长期承担并完成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有关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

  袁渭康,1935年7月1日出生于上海市,化学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袁渭康于1953年考入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196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北京化工学院担任助教;1973年进入华东化工学院任职,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客座研究;1983年加入中国;1989年担任丹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199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多相反应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担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袁渭康长期从事化学工程研究,工业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以化学反应工程为主要方向。发展了移动床煤气化器模型的近似解析解和通用的相平面分析法,以及反应器多态的全局分析法;在生物反应器的状态估计和控制、固定床电极反应器、超临界流体反应和CVD反应器的模型化方面获得了创新成果;进行反应器动态行为研究,发展了一种全新的动力学模型筛选及状态估计方法,以及过程在线辨识方法;主持了多个工业反应器的开发项目;创导了“工业反应过程的开发方法论”,应用反应工程理论,成功实现了反应器开发工作的高质量、短周期。

  张生勇,男,汉族,1939年11月17日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中国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精细化工专家,空军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

  1964年,张生勇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1964年—1968年,在南京大学法语系学习;1968年—1978年,被派往复旦大学化学系任教;1972年—1975年,到刚果布拉柴维尔技术学校工作;1978年—1984年,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工作;1982年,在法国巴黎南大学获博士学位;1984年—1989年,在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化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2003年,担任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化学教研室教研室主任;1994年,担任第四军医大学手性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受聘为西北大学教授。

  张生勇一直从事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不对称催化反应的研究。对烯烃、酮和亚胺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和烯烃的不对称氧化反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设计合成了若干高效的手性催化剂,在许多底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和烯烃的不对称氧化反应中得到了98%ee以上的立体选择性,率先在中国将手性催化技术用于工业生产D-和L-苯丙氨酸、抗癌药多烯紫杉醇和卡巴他赛、手性除草剂(S )-异丙甲草胺等。

  张寿荣,男,汉族,1928年2月17日出生,河北省定县人,钢铁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墨西哥工程院外籍院士,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

  1949年,张寿荣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冶金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1949年,参加鞍山钢铁公司的恢复生产工作,历任炼铁厂生产科长,工程师,厂长助理;1957年,参加武汉钢铁公司的一期工程建设和生产工作,历任炼铁厂生产科长、工程师、中央试验室研究室主任、炼钢厂副总工程师、公司副总工程师、副经理、总工程师等职务;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997年,当选为墨西哥工程院外籍院士;2003年,担任武钢公司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

  张寿荣长期从事钢铁冶金生产、建设及高炉设计工艺等方面的研究。他参加鞍钢炼铁厂恢复生产,推行高炉炉顶调剂法和低锰炼钢铁的冶炼使鞍钢炼铁厂生产效率在全中国领先;张寿荣参加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一期工程建设,使中国国内第一座1000立方米以上大高炉顺利投产;张寿荣研制成功用1513立方米设备建2516立方米四高炉并提出炼铁系统技术进步总规划;张寿荣研制的一米七轧机投产后,组织新技术消化和前工序老厂技改(包括四同步大修改造),完成转炉复吹、全连铸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

  张文海,男,1939年2月1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有色金属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家工程设计大师、江西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1963年7月,张文海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1963年1月至1965年1月就职于冶金部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1972年1月就职于中国国家有色局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2000年当选中国国家建设部国家工程设计大师半岛半岛,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被评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最有影响的30位人物之一。

  张文海长期从事有色冶金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他主持冷风闪速冶金技术创新,结束了世界热风闪速冶金的历史;对挥发性元素的循环积累问题提出了定量的数学描述方法,软件Ncc成果在多项国内外重大工程应用;主持金隆“电解净化技术”攻关,解决了综合利用中国含砷、锑、铋复杂铜精矿生产高纯铜的技术难题。

  张兴栋,男,汉族,1938年4月7日生于四川南充,中国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家,四川大学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执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名誉理事长。

  1960年,张兴栋毕业于四川大学固体物理专业;1972年—1973年,到山东大学进修学习晶体生长专业;1980年—1998年,担任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1987年—1988年,到英国玛丽王后学院进修学习生物材料专业; [1]1992年—2005年,担任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2006年,担任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兴栋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特别是生物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主持四川省超硬材料协作组,研发出立方氮化硼、高强度人造聚晶金刚石及其磨具、刀具,以及等离子喷涂超深井硬地层人造金刚石钻头。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生物活性材料研究,研发出生物活性人工骨、涂层牙种植体和人工髋关节等。20世纪90年代,发现材料可诱导骨形成,建立理论雏形,首创骨诱导人工骨并推广临床应用。21世纪初,发现材料亦可诱导软骨等形成,提出“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Tissue Inducing Biomaterials),即无生命的生物材料通过自身优化设计,可诱导有生命的组织或器官再生,开拓了生物材料发展的新方向。

  张耀明,男,1943年12月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太阳能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中材天成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南京市科协主席、南京春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1965年张耀明从同济大学应用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到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担任副主任;1984年担任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第三研究所代所长,之后担任所长;1987年加入中国;1993年开始先后担任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任期至2001年);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担任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任期至2012年);2007年被聘为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全职教授。

  张耀明早期从事非通信光纤和特种玻纤领域的研究,之后他的研究领域拓宽到太阳能采光、太阳热发电、太阳能跟踪聚光光伏发电技术、光伏光热综合利用技术领域。他首创了代铂炉拉制高强度玻璃纤维及丝根针管风冷技术,成为新型特种玻纤拉丝工艺的技术基础;主抓的防热材料用立体织物和天线罩用玻璃纤维仿形织物的配套研制工作,成功应用于TS导弹等国防军工重要配套部件中;首创了20孔双坩埚拉丝工艺技术和特大双机头拉丝机、多排多孔共挤塑料光纤工艺等技术成果;研究了多组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传象束等非通信光纤制造技术;发明了全自动跟踪太阳的采光装置。

0757-85561658